作家專欄新媒體尋路

W3C邀請專家,中文排版需求編輯。EPUB 3電子書格式專家。從2010年起推動各領域的數位出版轉型。

別把產業問題當作社會問題(上)

發表時間:2016-03-22 點閱:4100

關於標準化與企業轉型的幾件事

從我踏入數位出版與電子書以來,參加了各種大大小小的會議。出版業面對環境的改變相當急於找出轉型的方法,數位與電子書是一條路,但是要不是不忽略不談,就是有著許多不去做就找不到答案的問題。而這些意見被提出來時,多少混合在一起而變成一道擋住自己的牆。

若簡單分析之,大致上我會拆成以下兩點:

  1. 一項是技術相關,關於EPUB 3這種格式的事情;
  2. 一項是產業面,關於轉型這件事。

我推動EPUB 3這種電子書格式已經很多年了。但經常聽到這些意見:

  • EPUB 3太複雜了,沒有辦法簡單的產製。
  • EPUB 3用網頁技術把書包成一包販賣,早晚會被淘汰,全部網頁化。
  • 要製作電子書,編輯流程要改變,但第一線的人不想變。

讓我們先就標準這件事情來談談,任何涉及新技能與改變的事情,都是產業轉型的問題,後面再說。


關於標準化

不管你是不是技術圈內人,應該都聽過過去很多技術公司因為使用非標準技術,產品不能和其他接軌,最後導致失敗的案例。不過,也有很多案例是這些公司提出自己的技術,並且強推獲得大份額的市場佔比,最終成為主流。

像這樣的案例都還不少。但對產業來說,造成的害處比好處多。像是網頁瀏覽器,微軟的IE使用了許多私有技術,在Windows XP佔極大市場的狀況下變成一般人常用的瀏覽器。在大家不更新作業系統,不換瀏覽器的狀況下,不僅使得新標準技術的推動停滯,更養出許多服務提供者與開發者的習慣,認為停在那邊就好。

在短暫的電腦歷史中,私有技術難以成功幾乎是事實,就算成功,也會讓產業停滯不動。在這狀況下,國際的開放標準:由相關的產業公司參與制定,以開放不需授權金的方式釋出,讓大家都能使用。是比較合理的作法。

EPUB就是一項國際開放標準,由IDPF所制定,然後透過全世界會員的採用變成實質標準;現在也送到ISO國際標準組織變成法理上的國際標準。

不過,「開放」與「國際」是否真的那麼理想,也不一定。

首先,「國際」參與就是個門檻。你必須加入這些組織的會員,並且穩定地參與各種會議與議題的討論,甚至協助把規格給寫出來。無論在語言能力上、技術能力上以及差旅費用上,都是相當大的負擔。結果往往「國際」標準,多由美國為中心等技術強國所制定出來。

而「開放」也不全然如此,往往業界的主流參與者會佔主導地位,例如在Web標準上,微軟、Apple、Google等有開發瀏覽器的公司,因為能夠直接實做出來,提出的意見也相對重要。也有從私有格式轉為國際標準的案例,自己提出的技術若成為國際標準,一方面在業界就有主導地位,於某些狀況下甚至可以收取專利金。(標準歸標準,專利歸專利)

這就是國際開放標準的實際狀況。但是與常聽到的反對理由,還有著相當的距離。

 

以參與取代批評

國際標準化經常面對批評。像是現在幾乎用在所有資訊產品上的文字編碼Unicode,由於整合了世界的所有語言文字,受到的批評相當多。有些語言,使用的國家不參與制定的活動,而是由其他國家(多為美國)的專家來制定,然後完成後,受到當地使用者與專家的批評。

但是這些標準不是不能改變。在外部怎麼批評,都不如把意見帶到議壇上正視並且修改來得實在。一來我們不能停在舊的技術,二來更沒有回頭路可以走。可以想想:你能要求作業系統不用Unicode,而改用BIG 5編碼嗎?

台灣產業界,面對國際時多半會遵從國際標準;但面對國內需求時,往往就會變得沒有標準各自為政。硬要他們採用時,就會冒出一堆批評,但從來也不會走到國際上,正式提出這些問題去解決它們。

當然,如前面所說,國際標準化有著「強對弱」的技術宰制與殖民問題。但是在對等的關係下,不參與就是自己願意接受結果。在對內的狀況下,如果國際採用的標準都不能成為業界採用的標準,我們還有什麼可以遵循的對象?

 

走一步算一步

另外就是「產業害怕變化」。

現代出版一百年間,技術上大概只經過活字排版到照相排版的改變。但大約20年前,Quake與Pagemaker/InDesign等桌上排版軟體快速帶來變化,還沒習慣多久,電子書又來了。

每每遇到改變,就會有人問:「最後會變成怎麼樣子?」

這是個沒有答案的問題,就算有答案,也是到了事後才能填上。在變化發生的當下沒得解。

就像是前面說的狀況,有些人認為內容不該如書打包起來,而是透過網頁來存取。但是這只是個假說,或者是個願景,能不能夠達到還不能確定。但發生在變化中的任何一切,就算最後不是最終成果,過程中的訓練對於達到最終成果都有所幫助。

像是學習製作EPUB,會知道HTML與CSS如何構成電子書的結構與版面,假設未來真的出版走向網頁時,這些知識依然有用,而且更有用。在技術推進的過程中,許多1.0的細節可能會改變,但2.0不會推翻1.0提出的核心概念。以此類推,若不選一階踏上去,就永遠不會開始。

批評一項技術標準而不參與,或者認為會有更好的未來技術,都只是站在台下往上看,連第一步都不踏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