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家專欄新媒體尋路

W3C邀請專家,中文排版需求編輯。EPUB 3電子書格式專家。從2010年起推動各領域的數位出版轉型。

電子書與數位閱讀的比例

發表時間:2016-06-14 點閱:4988

上週文化部辦了場出版業的政績發表座談會,當時正在準備雜誌公會的課程,所以僅知道這回事,但實在去不了。從後來的報導中可以讀出相當重的火藥味??像是這一句

電子書協會理事長俞國定以「受害人」身分發表感言,說自己五年前因為聽說「五年後所有的書都會變成電子書」而投入數位出版業,感受是「傳統出版的營收變少,做電子書的也沒賺到錢,讀者閱讀的樂趣還在,但閱讀和消費的模式變了」

這句「五年後所有的書都會變成電子書」,應該是針對何飛鵬來的。要是沒記錯的話,好像是在Hami書城還啥場合上說的。這句話對於這一行的人來說,是一劑強心針。但是問題是:總不能以強心針來維持生命。

我沒有太在意,但在隔天的課堂上,我被問到了類似的問題,而不得不去找個答案。

每次無論上課或者演講,一旦談到數位閱讀這件事時,我都會先問:「你知道Internet與Web的差別嗎?」在我進這一行以前,也是一樣分不清楚。在台灣談到Internet時,最常用的詞彙是「網路」,談到網狀連結的Network時,偶爾會換用「網絡」,像是Social Network。但是只有在明指某個Website時,才會用「網站」。Web=WWW=Worldwide Web在常用的語彙中,似乎不存在。

談數位內容時,兩者分不清楚會犯極大的誤會。例如PTT這個BBS,它屬於Internet,但是直到Disp BBS這樣的Web閱讀器把它帶到Web的世界得以被分享、連結之前,是彼此共存但分隔的兩個世界

如果分不清楚這樣的關係,做數位內容時,非常容易走進死胡同裡。

例如將雜誌做成App,App這玩意兒透過Internet,在數位載具上被購買、閱讀,但是就像是BBS與Web的關係一樣,彼此共存但分隔。你可以在Web上分享這個App的下載連結、做廣告等等,但App的內容——除非已經有了Web相對應的鏡射——不然與Web的關係實在不大。

而電子書——就以EPUB來說——裡頭就是HTML與CSS這些和網頁一樣的東西,但是被打包成可獨立存在的包裝後,透過各種管道遞送(無論下載或者線上看),也一樣與Web沒有關係。

然後讓我們來看看實際的狀況。

「五年後所有的書都會變成電子書」這件事情的確沒有發生。但若換成「五年後(幾乎)所有的閱讀行為都在數位脈絡下發生」,就顯然對多了。要是再縮減一點「五年後(幾乎)所有的內容都在Web上被看到」,大概沒什麼人能否認。

我在回答這個問題時,在白板上畫了像這樣的一張圖:

 

數位內容閱讀的改變

這代表了什麼?最上面可能是二十年前那個Web泡沫前的時代,人們對於Web內容的閱讀量少,主要消息來源還是來自報紙、雜誌、書籍這些印刷媒介,而且兩者之間沒有交集。也因為這沒有交集,在出版上所看到的最大突破就是把Internet上(台灣的話,BBS勝過Web)的小說、文章拿來出成紙書。

中間那張是現在的狀況,人們絕大多數的「閱讀」時間都花在Web內容上。這裡頭還包括一些早已抹去邊界的媒體,像是報紙,近乎全文都同步在Web上刊載。但雜誌、書籍,閱讀量越來越少的同時,數位化後的電子書、電子雜誌,也沒有和Web內容連結在一起。這裡可能綠色的區塊劃大了些,真正要看比例的話,應該只是一條線的寬度。

下面是理想的狀況,左側是包裝化、固定的媒體形式,右側是單一的、流動的媒體形式。有些內容可以包裝化變成電子書(或雜誌),而印刷內容也透過數位化與Web接軌。

但重要的是:要怎麼接得起來?

現在的電子書店就算用盡了力氣,在整個Internet裡頭還是被隔絕的存在,以Web方式提供書籍資料、購買頁面、試讀版本,連結、分享部分內容??但還在實驗期,且越成熟的環境越能做這項實驗。

看來很未來、也俱有挑戰性,但我覺得我們還沒到這一階段。

回到電子書上頭,我們缺了什麼?

一、電子書需要如書的體驗,以及價值感。

我跨入數位出版這一行後,以過去跑線記者的態度閱讀各種新聞、報導,整理各方的資訊。但到了現在,我幾乎不想參加任何高峰會、座談。一來,你發現都只是嚼舌地重複那些你已經知道消息裡的概念——還不是真正做過、錯過的真知灼見;二來,談的都是虛無縹緲的生意模式、趨勢等等,似乎沒有人知道自己做得有多糟、也不知道讀者到底要什麼。

書是極好的媒介,不需教你怎麼讀,拿起來就會翻頁;人們會自己理解章節標題段落;在紙面上編輯可以任意設計??電子書現階段也很難擁有與書一樣的表現性。電子書具備的最大優勢就是:流通。你可以馬上購買取得、閱讀;電子書不會絕版、不需等待補貨。

但是讀者不希望自己買到的電子書是呈現遠遠遜於紙書的劣質品(例如Hami等這些糟糕電子書店的爛EPUB),或者是不方便在載具上閱讀的複製品(如PDF)。

對於高層來說,這些都是最下端工程師負責的小事。但我相信,Steve Jobs在意、Jeff Bezos在意,Kobo的人也都在意。

當然不需要做到極致,像iBooks那樣;但要讓讀者願意付費(可能較少)來購買具有書該有品質的電子書,這應該是最基礎的底線。

二、需要對付費牆再做挑戰

如果把電子書當作Internet上的付費內容,你會發現我們在Web的付費牆(Paywall)上,幾乎從未做過挑戰。

仔細一查找,幾乎都是國外的案例:NYTimes對於收費的起起伏伏、Time集團的種種努力??日本各新聞社做了什麼。無論如何,他們都挑戰過了。但在台灣最常聽到的是:「人們不會對網路(又是網路!)內容付錢。」於是你沒看到哪幾家試了、失敗了、改變做法再來。

Paywall也許不算重要的因素,但在「Web→Paywall→Premium Content」的概念下,轉化成「Web→Pay→Ebook」的路徑,的確是快多了。也會認知到付費所接受的是服務與方便。假設內容為王,而讀者想要見王,他會願意付錢給能帶他馬上見到那位王的引路人。

三、嘗試讓電子書與Web接軌

當我2011年到日本參加書展時,我覺得我們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——共同研究製作技術、嘗試個人出版的可能性??但很快的,惱人的電子書製作問題已經被放在一邊,供需平衡讓產業鏈得以建立。然後現在討論的是:如何在Web的世界裡行銷電子書、有哪些可用的工具、該有怎麼樣的服務??我覺得我被留在前段了。

這個問題可能一下子被突破,當iBooks store與Kobo登岸後,因有需求而有供給,然後產業鏈被催生出來。但在這些基礎建設(Infrastructure)架構好之前,任何電子書的行銷,都如同白日夢一樣虛幻。

但總得去做。

這五年改變劇烈,然而,我們似乎沒有想出問題在哪裡、並且去解決。只在各種做法上不停地模仿國外曾有的做法。或者真是該停下來,好好思索一番。

 

原文刊載於2014/5/21